少兒編程 > 文章資訊 > 機器人 > 機器人駕到 服務業“用工荒”有望緩解
機器人駕到 服務業“用工荒”有望緩解
童程童美 2017-02-14
2017新年伊始,由于各種原因,餐飲、酒店等服務業再次爆發“用工荒”。回顧2016年全年,中國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國就業目標依舊超額完成,全年城鎮新增就業達1300萬人以上。不過,2017年就業形勢復雜嚴峻,尤其是年初的“用工荒”。
摘要2017新年伊始,由于各種原因,餐飲、酒店等服務業再次爆發“用工荒”。回顧2016年全年,中國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國就業目標依舊超額完成,全年城鎮新增就業達1300萬人以上。不過,2017年就業形勢復雜嚴峻,尤其是年初的“用工荒”。
有統計顯示,春節前后1-2個月中用工缺口為68%,其中餐飲、酒店等服務業用工缺口最大。為留住員工,各大企業都想盡辦法,既有漲工資、發紅包等“簡單粗暴”的方法,也有企業打出感情牌來吸引員工留下。對于用工荒問題,有業界專家建議,企業必須轉型升級。除了應主動謀求技術革新和結構轉型、不斷加大技改投入外,還應引進和使用科技含量高和自動化程度高的機器人等設備,減少對勞動力的過分依賴。
據了解,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已經采用機器人代替人進行點餐、送餐、登記等服務,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中國,隨著商用機器人的應用,餐飲、酒店、養老、金融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用工荒、用工難等問題也有望得到緩解。
用工荒已現,餐飲等服務行業尤為嚴重
2017一開年,在深圳經營著一家湘菜館的李老板又開始忙活起來,除了要照顧店里逐漸紅火的生意外,他還得為春節前招聘一些服務員和勤雜工發愁。“每年年后的情況都差不多,服務員流動特別大,今年也不例外。”李老板說,年后正是生意逐漸增加的時候,卻也是服務員缺口最大的時候,即便出高薪也未必能招到合適的員工,忙起來他自己都得親自端盤子上菜。
其實,這樣的用工荒,并非個別飯店或酒店的特例。位于深圳市寶安區的一家勞務市場,前來招聘的絕大部分是餐飲、酒店企業。不光是中小酒店用工緊缺,很多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和星級大酒店也缺人。深圳一家知名餐飲企業招聘人員說,現在人員缺口近4成。他表示,人員差得挺多的,過年都回家了,很多現在都不愿意干餐飲。前幾日,萬在象城、海岸城、海雅繽紛城等幾處餐飲集聚區,幾乎所有的飯店門口都貼出了招聘信息,而且待遇都挺不錯,開價在4000元以上的不在少數,不過從各家餐飲酒店的反饋情況來看,應者寥寥。
對此,許多企業老板抱怨,現在能找個踏踏實實干活兒的越來越難。“4000還少嗎!咱待遇不低了,就想著多花點錢,找個愿意勤勤肯肯跟著咱干的人。”李老板說。當被問及是否知道機器人服務員時,李老板一臉的迷茫。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商用機器人的普及,餐飲、酒店等行業引入機器人做服務員已經是大勢所趨,商用服務機器人的出現也將給服務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機器人將成為7X24小時“超級員工”
據了解,世界各國一些企業已經將商用服務機器人作為布局重點。同時,在部分勞動力緊缺的國家,商用機器人已經開始被應用于緩解服務業中的勞動力危機——從餐廳到酒店,機器人能幫助企業在勞動力緊缺的市場大環境中降低成本、提升收益。
在新加坡,一家供應馬來西亞和中式菜肴的餐廳,叫Chilli PADI Nonya CAfé,機器人服務生已經投入了使用。在日本,一家名為Henn-na的機器人酒店在長崎的佐世保正式開業,這也是世界上首家完全由自動化機器人代替真人擔任服務員的酒店。事實上,和其他國家一樣,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在人口紅利消退的倒逼下,這種“機器換人”的格局也將在中國形成。
在國內,保千里(13.61 +0.15%,買入)彼圖恩科技于2017年初推出一款名為“大寶”的商用機器人,該機器人將應用于餐飲、酒店、金融、養老、地產等服務業,解決行業用工荒難題。據了解,該機器人身高1.4米,體重60kg,支持最高時速1.5m/s,可跨越3cm高度障礙,搭載7個麥克風、9個視像鏡頭、24個肢體關節、42個傳感部件等尖端配置,具備靈敏的視像捕捉、先進的語音識別、強勁的機動性能、敏捷的全方位避障、強大的負重搬運能力等十余項行業領先科技。
據保千里集團彼圖恩科技CEO王浩介紹,大寶商用機器人未來將進入酒店、餐飲、銀行、地產、養老、樓宇等服務業,替代重復性工作崗位,為企業節省人力成本與管理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成為百行百業7X24小時企業超級員工。
行業專家認為:通過商用機器人的智能化應用,不僅可以部分替代大量重復性、機械性工作崗位,如點餐等位、送餐傳菜、搬運重物等。同時,通過建立互聯互通的后臺網絡,實現交互協作,為消費者提供標準化、流程化、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從而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運營成本。此外,通過等機器人的互動功能,更能夠為顧客提供很多互動樂趣,可謂是一舉多得。
智能化大趨勢,機器人將助服務業逆襲
一位餐飲業專家表示:目前餐飲行業,正面臨著人口紅利的日漸式微,市場飽和度高、競爭同質性嚴重、經營成本上漲等問題。要想實現傳統餐飲業的變革與創新,機器人主題餐廳、機器人主題酒店就是一個很好的破局之道。當機器人植入了餐飲場景并參與到客人用餐的每一個環節時,餐廳可以縮減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傳統餐廳在客人離店后缺乏與其互動的有效營銷手段時,機器人餐廳將通過對新媒體IP的打造和內容運營來為餐廳持續導流和增加收益。
在使用成本上,服務機器人也完勝人類。行業專家給機器人代人成本算了一筆賬。他稱,一名普通餐廳服務生的工資為3500元左右,加上各項社保福利等,企業的實際成本支出要達到6000元一個月。并且一名普通服務人員每天的工作時間為8小時左右,同一崗位每天至少兩人輪崗。而機器人每天可24小時連續工作,企業該項的支出成本僅為每月不到百元的電費成本。就算加上購置、損耗、維護等成本,每月的分攤成本也在2500元左右。無論是工作效率還是成本支出,機器人都遠超過傳統的人力。
從全球局勢來看,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人工成本的日益增加,“機器換人”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機器人應用于餐飲、酒店等服務業,在降低人工費用的同時提升客戶的科技化體驗,企業智能化的比重將得到迅速的提升。可以說,深度融合服務業與機器人,實現服務業的轉型,將解決我國服務業“招人難”、“用工荒”等問題,助力我國服務業發展騰飛。事實上,“用工荒”問題同樣在發達的歐美日韓等國家同樣存在,一些傳統服務業對機器人的需求也日漸提升。2016年底,中國送餐機器人已經成功出口日本,引起業界高度關注。相信隨著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的不斷完善,具備高度智能化的商用機器人將會出現在眾多國家的各大服務行業中。